锡鬚(tin whisker),元器件製造在导入无铅化的过程当中,为了维持零组件的可焊性常以镀纯锡来取代原用的锡铅,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在常温底下纯锡镀层就会长出树枝状的突出物,称之为锡鬚(晶鬚),锡鬚与大家常说的离子迁移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,请大家要注意,如果锡鬚的长度太长,会造成导体或零组件之间的短路,目前已经订定出相关的锡鬚检测标准还有锡鬚的环境试验测试方式 可协助相关企业测试锡鬚的抑制方式,以及避免锡鬚的方法以符合相关无铅製程的重金属的要求与标准,在高密度构装的电子产品裡面(手机、PDA、MP3、汽车电子等),锡鬚的要求更是刻不容缓,美狮贵宾会科技希望透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,帮助客户尽快导入锡鬚试验,提升与强化企业本身的竞争力。
(一)影响锡鬚成长的因素包括有13种
1. 晶粒大小
2. 残存应力
3. 外部应力
4. 有机物包括:碳、硫、氧…等
5. 氢,水聚集
6. 热应力
7. 电场和磁场
8. 成核
9. 电镀液
10. 电镀条件:电流密度、电镀脉冲
11. 温度
12. 湿度
13. 时间
1.锡鬚容易生长的原因:
1. 光亮的锡容易有锡鬚生长
2-1. 纯锡表面容易受到自然晶体增长的攻击
2-2. 锡纯度越高,形成锡鬚的机会就越大
3. 化学应力是造成锡鬚自发性成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
2.锡鬚定义:
A. 长>10um
B. 有一致横切面形状
C. 有陵有角
D. 长/宽比>2
E. 有条纹状
3.锡鬚的长度计算方式:
A. JEDEC-22A121量法
B. JEDEC-201&IEC量法
4.锡鬚长度的限制:
<25um、<30um、<45um、<50um、<60umJESD201对于锡鬚长度的要求,依据试验方法不同,其长度也有所不同。
(二)锡鬚的抑制或降低方式目前可整理出9种方式
1. 在铜金属和锡之间加一层阻挡层,如镍层
2. 铜→镍→钯→金(形成阻碍层)
3. 使用镍钯金的导线架(lead frame)
4. 镀雾面锡(5um)
5. 镀锡(10um)
6-1. 喷雾锡或镀锡(8~12um)经24小时内,淬(退)火(150℃)1~2小时后(烘处理
Post baking)
6-2. 镀锡(>7.5um)+后烘处理
7. 调高镀锡中银的含量
8.焊接工艺中引入的温度应力应该尽可能低
9. 降低纯锡的铜含量或接触到铜
(三)锡鬚试验方式介绍:
1. 室温环境储存:
1. 办公室室温,1000h
2. 20~25℃/30~80%R.H, 1500h、4230h
2.高温环境储存:
1. 55℃/2years、3400h
2. 90℃/400h
3.温湿度储存:
1. 50℃/85%R.H, 1500h
2. 51℃/85%R.H, 3000h
3. 55℃/80~95%R.H, 4230h
4. 55℃/85%R.H, 2000h、4000h(1000h检查一次)
5. 60℃/85%R.H, 4000h
6. 60℃/87%R.H, 3000h
7. 60℃/90±5%R.H, 3000h
8. 60±5℃/93(+2/-3)%R.H, 1000h、4000h
9. 60℃/95%R.H, 1000h、1500h
10. 85℃/85%R.H, 500h±4h
4.温度冲击(TST):
1. -55(+0/-10)℃←→85(+10/-0)℃, 20min/1cycle, 1500cycles(500cycles检查一次)
2. 85±5℃←→40(+5/-15)℃, 20min/1cycle, 500cycles
3. -35±5℃←→125±5℃, 驻留7min, 500±4cycles
4. -55(+0/-10)℃←→80(+10/-0)℃, 驻留7min, 20min/1cycle, 1000cycles
5.温度循环(RAMP):
1. -40℃(30min)←→85℃(30min), RAMP: 5℃/min), 2000cycles
2. -40℃(15min)←→125℃(15min), RAMP: 11℃/min), 500cycles
3. -40℃(15min)←→125℃(15min), RAMP: 15℃/min), 54290cycles
(四)试验设备:
A. 恒温恒湿试验箱
B. 温度冲击试验箱
C. 温度循环试验箱